大韵堂美术馆“格局•格调”研究美育推出博士作品展

时间: 2015-08-30 00:02:02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参展艺术家与到场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

2015年8月29日,“格局•格调——首届中国画博士学术邀请展”在北京大韵堂美术馆开幕。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双喜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葛玉君博士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为展览学术支持单位。

“中国画博士论坛”是大韵堂艺术机构旨在从创作和研究的角度所搭建的一个高端学术平台。“‘格局•格调’——首届中国画博士学术邀请展”便是这一博士论坛系列学术展览的第一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王少军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殷双喜在开幕式上向大家介绍本次展览的意义

在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殷双喜,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参展艺术家韩璐,策展人葛玉君博士等先后致辞,在致辞中都提到了艺术教育这个概念以及大韵堂艺术机构的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都指出不分地域的做一些中国画发展的梳理与研究的同时,感谢了大韵堂艺术机构这几年对中国画发展的关注与艺术教育工作的支持。所以艺术中国记者在开幕式后从蔡总处得知:这一展览的策划的主要思路有三点:其一,希望不同于一般更多关注作品,而是尽可能反应、呈现当代中国画高端艺术人才学习、研究的过程与创作、思考的维度,记录他们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紧密结合的心路历程;其二,实践类博士培养在国内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近十年来,我们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会为我们深入讨论这一问题提供可以言说的话语。”(邵大箴)其三,中国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度如何?这个展览的责任,就是将这些问题或现象客观的呈现出来供大家思考。

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

在当下,艺术涉及的范围广泛,不仅是画面表达的技术语言,还有更多语言背后的内涵。正如殷双喜老师所言,如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今天的书画博士,即他们应该有精湛的技术、广泛的鉴赏和独特的艺术观念。这使得今日书画博士的界定和培养,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度。换言之,当今博士实则属于当代中国高端艺术人次,也是书画界的精英,不仅在技术方面,而且在视觉的观看和理念方面,都应有相当的学术性、超前性。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本次展览策展人葛玉君向大家介绍展览情况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葛玉君认为:关于此次展览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作为博士论坛的第一次展览,这次主要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两所院校的三十位艺术家参展,在今后的系列展览中,我们将逐步邀请清华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博士一同参与展览和研讨。其二,展品覆盖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四类画种;第三,为了更加突出主题,突出展览研究性特点,我们在每位艺术家作品展示之前,还专门呈现了他们各自的“我的艺术观”(每位博士在45cm×45cm的宣纸上书写自己的艺术观点),这样的目的之一是让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前,首先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立场、价值取向有所了解,进而便于对他们的作品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解读,还有一种含义则是在考察中国画创作与书法之间的关联;第四,与以往展览不同,我们在展览画册中增加了论文写作部分,邀请每位艺术家提交一篇学术论文进一步深入阐释自己的研究课题,突出本次展览的研究性特征;第五,关于参展艺术家,涉及从50后到70后的年龄跨度,既有已是名家名师的资深博士,同时也有崭露头角、具有深厚研究创作能力的博士中坚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特意选取几名博士新锐(在读博士生)参与展览,以便尽可能的从整体上反映出当前博士研究、创作与教学的面貌。

毕建勋--永远和你在一起-192×250cm-纸本设色-2008

韩璐--《大千妙造》册页---34×45cm-2014年

而在策展人葛玉君看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世纪乃至当代中国文化建构过程中参与度远远不够,可能这也是导致当下文化弥散化、碎片化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无论是中国画评价、创作还是当下中国文化生态,如何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文化建构中的参与度可能是我们今后要思考的方向。

对于本次展览大韵堂艺术机构也是希望做成一次具有“研究性质”的中国画学术创作“文献展”,能够为当前中国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一点反思与借鉴的资料。

展览现场中国美院籍艺术家与邱振中老师合影

正如展览学术主持殷双喜老师在前言中提到的“中国画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艺术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中国画领域的问题,它是整体的中国文化的背景问题。”“我们要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放眼天下。既要有中国艺术语言的传承发展,又要有现代意识和家国情怀,使中国画成为构建中国人现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同时将其带入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 面对这样的重任,可能不仅需要作为优秀“创作人才”的博士群体的参与,更需要作为“学者”的高端艺术人才的博士群体的集体智慧。这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对中国书画艺术博士群体的期待,而以书画博士为主体的展览和学术论坛的举办,则是我们朝着这一远大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先哲们的名言,可以成为我们的航标,也是我们对于这一展览的真诚期待。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家邱振中(左二)与书法家杜浩等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