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馆藏导览:张晓刚——格列柯对我的影响从始至终

时间:2017-01-18 09:39:22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国际>

   【编者按】西班牙艺术家埃尔·格列柯(El Greco)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他的作品像一块多棱镜,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社会的动荡和没落贵族的精神危机。格列柯的创作独树一帜,他笔下的人物有着神经质一样的眼神,拉长的躯体和手指,大胆的用色,扭曲而夸张的体态......精神及宗教性在这样的视觉设定下油然而生,和同时期的作品相比,它们那么生动、真切,似乎透露出呐喊和挣扎的声音,震撼而动容。张晓刚,著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其标志性的系列肖像作品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同样是对于人物及其内在的刻画,东西遥望,古今对话——本期“大都会馆藏导览”便由张晓刚深度剖析格列柯及其代表作《圣彼得》。
 
驻足于格列柯作品《圣彼得》前的张晓刚

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都给我带来灵感和启发: 有些是他们的技法,有的是创作思路,有些则是从艺术语言层面。我想,在每个艺术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创作吸引他(她),但是埃尔·格列柯(El Greco)对我的影响却是从始至终的。

格列柯的作品透露出一种精神性,在神权统治时代,他描绘出人们的痛苦、渴望、畏惧以及各种深入内心的复杂情绪。他的作品似乎传递着对现世的绝望,和对上帝的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渴望。

《圣彼得》(The Vision of St. John)局部,宛若向上升腾的变形的人物

画面中人物面部上仰,仿佛寄托着离开人世追求升天的愿望

《圣彼得》(The Vision of St. John)这幅作品的绘画视角与众不同,其透视关系是夸张而诡谲的。格列柯把视线放在整个构图底部,就好像从下面仰望着天空。画面中的人物宛若悬浮着一样向上升腾。这种视角的设定和大多数艺术家都截然不同。在我看来,这是艺术家自身想法的一种体现:那种希望离开世间,升向高空的愿望。

扭动的褶皱和天空中的风云相互呼应,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格列柯的用色极具个人色彩,仿佛是在一片混沌之中的世间变幻

他的用色也和真实生活中的颜色不尽相同。它们透露出强烈的主观色彩——格列柯似乎更喜欢背光效果,有时候营造出一种在水下观望世界的错觉,好像是某种透明而虚晃的反射。独特的用光让人觉得光源是多重而分散的,给人以敬畏感。

人们绝望、恐惧,却依旧张开双臂呼喊、求助或是渴望的呐喊

局部细节,通过对眼神的刻画将人物内心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描绘褶皱的衣料、云朵、天空甚至是场景环境时,格列柯找到了其固有的语言模式——它们扭曲纠缠,被授予一种精神强度。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疯狂。那笔下翻卷的衣纹并非物理呈现的褶皱,相反,他用这些纹理的扭曲去表现更加深入的内心情绪。不难看出,他的笔下已经展现了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表达,而这一体现直到十九、二十世纪时期的绘画中才真正系统出现。

背景颜色衬托着由黑色勾勒出的人物形体,肌肉的扭动传达内在情绪

作品细节的刻画

大胆的用色和人物表情、动态的细节

这或许也是我为何被其深深吸引的另一个原因——当我还在学习艺术的时候,中国到处都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没有人描绘或是被告知如何表现心理及精神层面的个性。当我看到格列柯的作品时,我发现他所表现的东西太重要了,艺术就应该表达人们心中的思想和情绪,它是个人独特的视角体现。

格列柯的绘画观念以及他独特的表现方式超越了他的时代,直至今日,无论何时我看到他的作品,它们都依旧感染并打动着我。

《圣彼得》(The Vision of St. John),布面油画,222.3x193cm

《圣彼得》(The Vision of St. John)背景知识:

这幅作品是受位于托莱多的施洗者圣约翰医院教堂委托而绘制的祭坛画的一部分,创作于1609年至1614年间。其描绘的是《圣经》启示录(6:9-11)揭开第五印中,为那些“为神的道并作见证的被杀之人”赐予白衣的场景。这件作品被20世纪艺术家视为标志性代表,毕加索在创作《亚威侬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时亦深受其启发。

格列柯作品欣赏

《荷着十字架的耶稣》,1577-87,布面油画,105x79cm

《红衣主教费尔南多.尼诺德格瓦拉》,创作于1600年,布面油画,170.8x108cm

《托莱多风景》,1598-99,布面油画,121.3x108.6cm

《老者画像》,1595-1600,布面油画,52.7x46.7cm

张晓刚

张晓刚

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

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收藏。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全家福》系列、《天安门》、《血缘:同志120号》、《大家庭》等。

张晓刚作品《肖像》,1996,布面油画,40×30.2cm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曾于1997年荣获英国coutts国际艺术基金会所颁发的亚洲当代艺术家。(编译、整理/付朗,图片及内容来源于大都会博物馆官网)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