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别让少儿美术培训走入误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9 11:16:14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每到周末,各地的少儿美术培训班就热闹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拿起画笔、背着画夹涌入空间不大的教室,开始用美术的方式来接触事物、表达心声。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就有上千家针对少年儿童开设的课外美术培训班,包揽了从幼儿园到中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科目更是丰富:山水画、花鸟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以及软硬笔书法等,令人眼花缭乱。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少儿美术培训班为何遍地开花?培训班的课程难道真的比学校技高一筹?家长在孩子的美术启蒙教育中又该承担什么角色?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调查采访了等候在培训班外的家长、授课的老师以及少儿美术教育的专家,以期找到可供参考的答案。

教育大纲不落伍 差在执行

  蒋虹(化名)目前学习的是素描,她今年上初一,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美术培训班学习,至今坚持了六年。蒋虹的妈妈吴女士说:“课堂上老师讲的太简单了,课外培训班的老师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可以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而且培训班的学生毕竟少,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分析,100%的孩子学校都有美术课,一周基本上是两节,种类以手工、简笔画、水粉、水彩为主。

  “其实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大纲制定的很好,注重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满足少儿阶段的美术学习,关键是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杨持平老师分析道。她退休前是大学的美术教师,也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执教过,研究过儿童心理学,退休后在一家培训机构任教。“比如,现在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比较多,按照大纲的要求,每个手工品的完成都有很多方法,但多数美术老师要么随便孩子怎么做,要么要求孩子按照统一的样式做。而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较滞后。这跟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有些老师就是从墨守成规中长大的,自然只会把‘规矩’再传递给下一代。”

  “各地教委对美术的不重视也造成了学校美术教育的滞后。”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委员胡晓佩认为,“近十年,国家在校内美术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教材和教辅资料都非常到位,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对美术教师的再次培训跟不上,所以大纲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执行。经济条件好点的地区情况好一些,像广东深圳和江苏无锡就成为了美术教改的试点。同时,注重应试教育也是造成美术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培训班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调查问卷中“您认为美术培训班哪一点最重要”的提问,70%的家长选择了“老师好”,20%的家长选择了“教学理念先进”。

  可见大部分家长更希望把孩子托付给一个好老师,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记者通过听课发现,培训班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活跃、更有亲和力。但不足的是,有的老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就不够;有的老师则是美院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他们画画很棒,但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能力,不知如何把较难的东西用浅显的话讲出来;而有的老师就是来自某中小学,只不过把课内的东西搬到了课外。“两个小时的时间,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遇到负责任的老师还行,不负责的就抄起手任由孩子们画,哄得孩子高高兴兴就行。”某培训班的张老师坦言。

  “还有些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成果,就亲自动手给孩子改,这种现象很普遍。家长看了挺满意,却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实水平。”杨持平老师说,“而有些老师所教学生画出的作品都一样,孩子都被模式化了。”

  另一方面,培训班老师们在接受采访中,对课外美术教学的一致感受是“乱”。“除了美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外,课外美术培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一个合理的教课系统,所以每个老师都自成体系,一个人一套教法。”在某培训班教授少儿国画的蒋意表示。

  对此胡晓佩表示,要研究一套课程体系,需要做大量的基础调研工作,国家目前尚未进行这样的工作。而如果推广市场上成功培训班的经验,也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难以实施。这样致使培训机构的教师无法得到正规的培训,而孩子也难以获得系统的学习。

  此外,“目前课外美术培训还存在一个空白地带,就是学龄前儿童的美术学习。”胡晓佩指出,“1岁半到3岁的孩子属于涂鸦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右脑开始发育,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育关系到儿童的早期开发,国外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重视,而目前国内比较忽视。”

  “对于3岁到7岁孩子的教育,也存在误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绘画的敏感期,尤其是对色彩非常敏感。但目前主流方式却是简笔画,让孩子画形状、勾黑边、然后涂色,这会使他们束缚在圈圈里,不敢出格,不敢创新。同时,劣质水彩笔的使用,也无法让孩子体会到色彩的奥妙。” 胡晓佩强调。

  培训班的环境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记者发现有的培训班就设在购物商场的顶层,并且和乐器、英语等培训班交叉在一起,空间狭小,声音嘈杂,很不利于孩子静下心来画画。

家长四处跟风不可取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我在给孩子上课前,先要给家长们上课。”杨持平老师说道,“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决不能拔苗助长。比别让少儿美术培训走入误区如,按照孩子的大脑发育和心理状态,12岁才能学习素描,可是有的家长让7岁甚至三四岁的孩子学,这样孩子不仅学不好,还会大大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家长让孩子上课外美术培训班的目的是“培养综合素质”,对于孩子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是“想象力丰富”。胡晓佩表示,现在家长对少儿美术学习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不尽如人意。自身审美的问题和盲目跟风使得大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孩子。


在北京有上千个少儿美术培训班,每逢假期,来上课的孩子就手执画笔描绘手中的图画。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清华北门:一个被抹去的艺术群落
· “精神落差”与艺术创作
· 艾未未:习惯性颠覆,习惯性开炮
· 纪念海子逝世20周年
· 鲁迅与书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