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讲座:程抱一遇到西方绘画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片长: 00:01:18:05 | 上传: 2011-12-08

   

    2011年11月16日晚上在工体西路的法国联盟举行了由法国使馆文化处特约讲师Madeleine Bertaud主讲的名为《程抱一遇到西方绘画》的讲座。  

 

中文翻译:

    首先,我先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下程抱一先生的三部重要作品。

    《天一言》, 特别之处在于这部作品是一位画家的小说故事(但不是自传体小说)。

    《美的五次沉思》,这部作品中大量引用了绘画和诗歌。

    《卢浮宫朝圣》, 本画作由71幅画组成,这是他自己眼中的卢浮宫,要比一个漂亮画册的内容要多的多。

    在进入到今天的主题前,我得先谈谈道家思想和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这次北京之行,我只想概述下东方与西方的基本区别;中国画是一种原创艺术,它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从中体现真善美,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也催生了石涛等画家的经典之作。为了与宇宙交流,首先需要放下杂念,以赤子之心,来深入宇宙的中心;然后,用毛笔蘸上墨水,再现对宇宙内涵的思索。

    1948年到巴黎后,尽管所剩无几,但程抱一先生毅然开始了游学之旅,从法国到意大利和荷兰,从德国到西班牙英国,再到美国,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心中西方朝圣之旅。1960年地首次意大利之行,他近乎处于一种“麻木”状态,这种状态也出现在他地荷兰之旅时,这一精神状态,后来写入他的作品《天一言》中;在颜色绚丽的画作前的“恶心”,在历经三百多年的激情创作前的“惊慌”,这些感觉都不容忽视:对一个中国人而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内容丰富,画技堪称完美,但这些,让他深感不安,尽管他能够接近西方文化,但他仍然不能逃避文化的冲击。中世纪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宗教印记,但他并未觉得无法触摸:首先,天地,自然出现,然后上帝又创造了其他一切,最后,人加入其中。但在他看来,自马萨齐这位有着征服精神的艺术家开始,比如乔托的《阿西西的圣一弗朗索瓦接受烙印》,意大利的绘画开始改变风格,除了展现极度自恋,不可一世,和居高临下以及自认为是世界主宰之外,别无其他。

然而,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再次来到卢浮宫,“我再一次被这种感觉驱使;既然我有机会生活在欧洲,接触欧洲,我应该更深入的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彩开拓之作。”渐渐地,他成为一名真正地西方绘画的鉴赏家。我想先说说三幅世界名画,其中两部是《万有之东》中所提及的,他想要以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发现其中内涵,他深刻地感受到,重遇的激动之情以及发现西方天才画匠的独特的兴奋之情。

    达芬奇对于人、大地、宇宙的对应关系以及人的精神、肉体、灵魂的关系的理解,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气”的观念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他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他将中国的传统精髓置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人们曾久久的思考和想象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而程抱一,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比其他专业评论家看得更远更宽广:人们所思考的迷人的微笑,来自于目光甚至是画家本身,作者本人非常巧妙地以一种有机地全面地视觉,将人物和风景完美地融合在灵魂深处。蒙娜丽莎,是如此的丰满充实,生动而真实,人们仿佛能听到她的低声细语。如果达芬奇没有探索生动的宇宙,没有去发现,没有去体验的话,他断然不能创造出这部传世之作。他对道家思想一无所知,但他出生在安奇亚诺,这个煤矿和暴风雨之乡,他有许多的画作都与大洪水有关,或者是大洪水之后的世界有关:一个新的世界或者是重新创造的世界。

从这种风景的三元节奏:山谷,中海岸中涌现出一条小道,这表明着生活是可能的,在高处,景色近乎以一种超自然的形态出现,一切被浓雾笼罩,而山顶,是一湾蓝色的湖水。 他特别强调,“别再把这位女性的形象和她周遭的景色割裂开”;“如果说这位女性的光彩反映了自然所承诺的美,那么背景则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并保证了美的永恒性”从背景深处走向画面,主人公与环景和谐地融为一体:双手臂静静地置于水平面,而胸脯和脸颊地线条在高贵地微笑中凹凸可见。程抱一如是说:蒙娜丽莎在微笑,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件普通不过的事, 但是她,深知自己拥有完美的线条,却既不高傲自大,又不魅惑放荡,似乎是沉浸在至福之中。这样的她代表着一种美的降临,而从诞生开始,这种允诺就持续存在在宇宙中,蒙娜丽莎为我们举起一面镜子,在人类创造和她的神圣参与下,思索着形而上学的疑问。程抱一指出,西方绘画等待了许久,才有《蒙娜丽莎的微笑》这种奇迹般的作品的出现:直到塞尚的出现,其作品“最为接近中国的风景”,在所有的印象派画家中,最能明白美学需与自然结合起来的画家,往往能够描绘出最深远的意境。从中国到法国,从过去到现在,想要重现自然的那些画家们,最终给他留下的印象不是直觉,而是一种团圆。他的发现让他最终确定:西方绘画中,并没有缺失这些与自然的交流。

让我们再回到程抱一的发现,中国的艺术家几乎不描绘肢体,或者肢体的代表物,尤其是女性的身体。在看到卢浮宫中,当程抱一看到明信片《La source d’Ingre》时,激发起一种孩童般想象,让他血液沸腾,感动的流下眼泪。按照中国的美学观点,绘画时并不突出明暗对比关系,而这种画法,却铸就了西方的荣耀。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卢浮宫朝圣》中这位朝圣者对于伦勃朗的评价。对于 《浴中的拔士巴》,他如此说到,“我在绘画中所读到的最富于感官享受的文字”, 这位48岁的画家,在磨难中成长,他以第二任妻子Hendrickje Stoffelswe 为模特,一位朴素却充满人性的女仆人,她的身体,流淌着无尽的爱的河流,这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对她的怜悯之心,这种真实的情感最终体现在画作中,所有的同情心都浸润在线条中。在这幅画前,程抱一先生指出“她眼中的泪水呼之欲出”,从中,他看到了他目前的目光,同时,他也深化了对人类境遇的思考,除了《圣经》外,还有《老子》,描写了属于女性而非女人的美丽,繁殖和同情。

    而在伦勃朗的《自画像》中,程抱一读出了画家坚忍高洁的人格。

    程抱一先生从中国到西方之旅,使得他将中国的文化的精华部分与西方文明的优秀之处融会贯通,对于这些流芳万古之作,他不仅仅是去发现一种未知的美感和天才。如果他仅仅停留于此,那么他的发现和重遇之旅将仅仅只是阐释之间的差别。但他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巧妙的结合,他以道家的智慧来凝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来与伦朗勃进行对话。

    程抱一先生,从少年时期起,就开始思索人类的境遇和人类的命运,写就《天一言》后,深入地感触着西方绘画,去欣赏它们,但却没有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同时,他还派遣学生去敦煌描摹壁画,他深知,中国画在敬畏自然时,融入了异域风格。对于程抱一院士本人,他并不是在成年之时,离开中国去到法国之时,就是一位品画大师,而是在参观了众多西方博物馆后,他深刻的体会到了解西方绘画的需要,从而成为一位深谙西方绘画的大师,他与欧洲博物馆进行深刻交流,让西方人们更好的理解这些画作,对于西方人而言,虽然在此领域已经有众多作品,但仍然是一个迷。这次对话,对于程抱一而言,是他的愿望之一,但在21世纪这个面临毁灭的时代, 这更是两个世界的碰撞。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